证书查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教育大家谈

劳动教育:培养责任与创造力的关键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3-08-04|浏览次数:703


人们常说:劳动最光荣。然而,劳动是辛苦的,毕竟有耕耘才能有收获,有劳动才能有成果,这是从古至今没有变过的规律。成果是劳动的结晶,劳动是人们的贡献,因此,我认为任何一种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与称赞,劳动果实应该受到珍惜。可是,我们如若只为自己疲于奔命的话,真是枉费此生,正如喝茶需要慢慢品味一样,劳动不仅要懂得付出,更要懂得品味。



一、 劳动教育是什么——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当前,社会上对什么是劳动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指出,忽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轻视体力劳动,尤其是看不起普通劳动者。《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1. 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



  • 鲜明的思想性,强调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

  • 突出的社会性,要求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

  • 显著的实践性,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2. 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



  • 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 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

  • 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

  • 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



3. 劳动教育的意义:



  • 劳动教育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途径和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劳动技能,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不停留于掌握劳动技能,更以塑造学生人格、完善学生品德、培养价值观念为目标,它既是“立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立德”的途径。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在持续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没有劳动教育作为载体,素质教育开展也不能有效达到目标。



总之, 劳动教育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



二、 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



1. 什么是“工匠精神”



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 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大学生要把工匠精神体现在学习上。



  • 学习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学习的事物要有将不懂得内容先学懂再学精的态度,要攻坚克难,并且学习中要注重方法,尽全力学好所学内容。



  • 学习必须要专注。



一天的认真学习很简单,一个月,一年有点困难,但是能在整个求学生涯都保持这样的态度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但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并且做到了那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把每一个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坚持下去才是“工匠精神”的真实体现!



  • 学习要勤奋。



勤于学习,我们不但要勤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勤于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将各种知识融合起来,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生活美好,人类进步。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劳动,劳动是那样默默地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未来。我懂得了劳动的辛苦,也懂得了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到成功的快乐。


Copyright © 2023 五育之首(北京)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4573号-2